“特種兵式”旅游節奏太快,跟著旅行團走馬觀花不夠盡興,跳出“兩點一線”的平面生活,城市漫游的體驗更加沉浸、多元,契合人們個性化、差異化的旅游需求。“能用雙腿解決的事,就不要給交通堵塞添麻煩。”對外地人來說,可以跟隨自己內心,放慢腳步體驗新的地域文化,以更松弛的姿態感受生活。對本地人來說,在熟知之地尋找未知樂趣,發掘家門口的“寶藏”,不失為一種驚喜。
旅游之外,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在升溫。尋找旅游“搭子”、分享漫游路線、組織文化活動,各大社交平臺上,不少志趣相投的網友因漫游而結緣,共享生活方式;蚴窃谛凶哌^程中,和當地居民深度交流、互動交往,讓人對城市有了更真實具體的感知。
城市漫游,某種程度上是文旅融合升級的體現。隨著城市漫游深入人心,在引領人們重新認識城市的同時,也為城市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。年輕人喜愛的漫游路線上,往往聚集著老字號、咖啡店及各種生活主題的店鋪。集燈光、音樂、舞蹈、美食于一體的夜經濟形態,常常與城市漫游線路相伴相生。一些城市以文脈微旅行線路為主線,匯集文物展覽觀賞、藝術館體驗、文物建筑打卡、文創盲盒抽取等豐富內容,讓游客在漫游中“考古”城市、觸摸文化肌理。一些平臺機構推出相關旅游產品,精心設計路線和講解詞,致力打造“像本地人一樣生活”的旅行。
這種新的旅行方式,全方位考驗著城市的管理能力和氣質底蘊。當“小眾”“煙火氣”成為旅游關鍵詞,城市建筑或景物應盡量在忠于原貌基礎上,煥新肌體、增補功能,并以可讀性高的方式豐富其故事性、拓寬歷史縱深感,展現更核心更具特色的文化內涵,避免同質化。旅游場景從景區向社區轉移,一條老街、一口老井、一棟老建筑,都可能成為游客駐足點,細節體驗就顯得格外重要。深入尋常巷陌,是否路障太多、“毛細血管”不暢通?走累了想歇歇腳,是否有休息納涼的公共空間?面對陌生建筑古跡,能否迅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變遷?尋味當地特色小吃,食物是否干凈衛生?城市更新的過程,應融入城市漫游的方方面面,促進現有資源的升級活化。城市的管理者不妨以旅游視角探索城市,或許能找到推動文旅發展、提升城市活力的新思路,讓城市漫游更好地滿足群眾期待。
“一條走了很多遍的路,仍然會在某個時刻打動我。”建筑可閱讀、出行更友好、驚喜隨處有,城市的韻律與生機就藏在細枝末節里,等待被發現。乘著閑庭信步的漫游新風,抓住再塑城市形象、打造文旅品牌的契機,充分挖掘城市資源稟賦,更多人都能體驗“軋馬路”的浪漫,不斷拓展美好生活邊界。
。ㄗ髡邌挝唬喊不杖請笤u論部)